齿轮工业领域服务平台,行业技术的领航者;
把齿轮传动之脉搏,谱信息时代之新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特别报道

中国风电产业的瓶颈及解决措施

发布时间:2013-04-12 | 来源: | 作者:
   中国风电产业的瓶颈及解决措施

  中国风电行业经过前几年高速增长后,从2010年开始速度放缓,2012年我国风电虽然保持了稳中求进,但是风电发展瓶颈仍然凸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弃风限电严重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2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全国平均为1890小时,较2011年下降了30小时,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1400小时左右,浪费了清洁能源和投资。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区弃风限电严重,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小时,而2011年只有100亿千瓦小时。弃风电量占2012年风力发电量的1/5。

  2. 消纳困难

  风电消纳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更为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远离负荷中心,电源结构单一,缺乏调峰能力。另外,跨区输电能力不足,也是一个原因。正如国家能源局通知中指出的那样,大量弃风限电现象暴露出了我国能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3、并网受阻

  2012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536万千瓦,但是并网容量是6083万千瓦。有20%的风电机组当年不能并入电网。除了安装的风电机组需要调试的原因外,也反应了风电场建设和电网建设还没有完全协调发展。

  4、产能过剩

  一个国家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产能过剩是可以理解的,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但是,如果是盲目扩张,将会造成资源浪费,资金周转困难,也助长了不公平竞争,影响质量。现在已经到了用理性来解决问题的时候。

  5、海上风电发展缓慢

  最近国家能源局专门召开了一次海上风电发展座谈会,由刘琪副局长亲自主持。认为海上风电是未来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由于受目前价格政策不明确、海域使用协调难度大、技术研发和施工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2012年底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仅约39万千瓦,离2015年500万千瓦目标的要求差得很远。

  6. 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中国风电技术发展走的是一条从买许可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联合研发到自主创新的路径。这几年我国风电技术通过与国际合作和自身努力,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总体设计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对风能而言,当前首要任务是务真求实地解决好风电发展的瓶颈问题。去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和相关部门已就瓶颈问题提出了许多相应的措施,风电业内人士也纷纷献计献策,形成了下面一些共识。

  解决弃风限电,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短期风力发电预测精度,优化电网运行调度管理,提高风电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专家希望经过努力将弃风限电比例控制在5%以下。

  解决消纳困难,要充分利用现有电力外送通道,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科学调配全国风电外送的路径。要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和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以及风电供热系统等技术方案,来提高当地消纳的能力。

  解决并网受阻,要加强风电配套电网建设,与风电建设协调发展,做好风电并网服务工作,确保风电优先上网。尽快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要进一步开展与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技术和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解决产能过剩,要根据我国风能发展规划和资源条件,合理配置各地区风电产业的布局,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要对市场进行规范,提倡行业自律。另外,希望能通过政策引导扩大内需,保持风电市场能健康、持续发展。

  解决海上风电发展缓慢,要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海上风电的标杆电价政策,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规范海上风电项目规划、建设运行和评估体系,加强国家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工程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解决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有许多事要做,去年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作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又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又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写入了国务院的报告中。

[ 业界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