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工业领域服务平台,行业技术的领航者;
把齿轮传动之脉搏,谱信息时代之新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行业分析

跟随、更替与创新——浅淡齿轮减速器的创新之路

发布时间:2021-12-14 | 来源:小模数齿轮专业委员会 | 作者:刘大猷
   齿轮减速器,以齿轮元件为基础的精密机械集成。其基本功能就是传递旋转运动和转矩,要求运动准确,可靠,寿命长。在当今的各种机械设备中,要完美地实现其功能,几乎都离不开减速器这一关键核心部件。

  

 

  许多以加工齿轮元件起步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向制造齿轮减速器的方向发展合乎产品及企业升级的内在逻辑,但却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二者之间都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因此,在齿轮加工企业生产减速器前期,可能都会有一个效仿成熟产品和市场的过程,我们也可称之为跟随发展。夏厦公司采用接单生产的方法在减速器市场上取得了稳步发展,一些企业开拓自主市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是,我们称之为的“跟随”并不是全方位的模仿,虽然产品是同类的,但生产产品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均发生了更替,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谢德荪教授《重新定义创新》的观点,这种更替也就是一种经济体制的创新。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企业依靠刻苦努力的学习精神,采用自主的适宜技术,通过“性价比”这一市场法则取得的成功。

  跟随战略,被称为后来者的制胜之道。制胜就意味着需要超越,所以,超越才是跟随的最终目标。以较低的价格进行市场竞争在跟随阶段也许是致胜之道,但却不是长久之道,因为市场经济还有一个法则就是:产品的长久不改变,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利润归零。因此,只有创新,一种产品本质意义上的创新才是长久之道。尽快地转换跑道,站到创新的起跑线上,是跟随者的必然选择。站上创新的起跑线,我们准备好了吗?回顾一下一些减速器产品的发展简史也许对我们大有裨益。

  行星,“RV”,谐波是当今减速器的翘楚。行星传动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中国,工业化的应用始于上世纪初的德国。1926 年德国人芬伦兹·勃朗提出了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后,经日本住友、帝人、纳博特斯克等公司引进技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造就了今天的“RV”王国。谐波减速原理在上世纪中叶由前苏联工程师提出,美国人率先制造出原型机并获得专利,时至今日,谐波减速器成为独树一帜的产品。

  以史为鉴,我们得出一些启示。减速器的科学原理确立后到工业化应用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要打造成一个市场品牌则需要更长时间。这是由减速器这类精密硬科技机械产品的特性及功能所决定。更高的传动精度、更强的承载能力,更长的使用寿命是当今减速器的追求目标,借用奥运的一句口号那就是:“更高、更快、更强”。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在传动原理,制造装备,加工工艺,材料科学,检测技术等领域不断突破才能达到。“RV”的成功,有赖于上世纪中期精密数控摆线磨床的问世及 80 年代 RV 轮设计制造的突破。

  当今,如果我们借助网络技术搜索一下减速器类的发明专利不少,其中也不乏很好的设计,但实施的少,进入市场就凤毛麟角了。如“章动传动”,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传动方式,新西兰数学家罗伯特·戴维森很早就提出了数学解析,从上世纪中期至今,不乏论文及专利,但市场鲜见这类产品,说明无论在工程化制造还是市场应用的过程中都还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容易解决的。

  归纳一下以上所述,也许就剩二个字:长、难。减速器领域的产品创新时间长难度高。如何从容地面对这二个字,考验我们的创新智慧。

  回首来路,我们跟随阶段的经验可否延续?如果我们把创新设计的基点真正放在市场并放眼未来,设计出与现有市场产品非同质化的产品,其可能就存在生存空间。万物皆有不同,万物皆有其生存空间,减速器产品应该也如此。第二,我们在设计中如能运用好技术经济与价值分析这一工具,使新产品的价格具备竞争力,那我们的新产品也就可能延续跟随阶段的“性价比”市场优势。我们还没那么强大,需要放低起点。这是一场长跑,能否扛住前期的极点是能否跑到终点的关键。如果我们的新产品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我们项目时间 3 年)进入市场取得收益实现滚动发展,创新的进程就可能中断。这是市场的逻辑,也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的逻辑,作为一个企业人在这一点上容不得半点含糊。创新从市场出发,必须回归市场检验,时间和市场是最终检验创新的试金石。为此,选择好起点可能是成败的关键。

  夏厦公司的领导者高瞻远瞩将创新推向起跑线,我们也为此选择好了起跑点。相信业内也有许多在同一战壕里努力探索的同仁,在此与大家共勉:创新山高路远,祝愿久久为功,行稳致远。

[ 业界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